托收业务案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汇票 > 汇票付款法律知识

托收业务案例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15

 
91553
某公司出口纺织类产品到欧洲某国家,客人要求做D/P托收,并且指定XX银行作为代收行。由于买卖双方做业务也不是第一次了,以前也通过XX银行托收过,所以此次业务还是重复过去的做法。但是这次单据寄到XX银行之后,却6个多月也没有收到货款,而客人其实早就把货物提走卖掉了。原来是XX银行私自将提货单据放给了买方。该出口-商非常着急,聘请了律师专门飞到欧洲,好不容易才把货款追回。后来该出口-商仔细核对过去的收款纪录,发现以前历次托收虽然都收到了货款,但是每次都是银行先将单据放给了客人,客人都要滞后至少一个星期才付款。

跟单托收方式下指定代收行的风险问题

进口-商指定代收行的情况

在跟单托收方式下的结算过程中,很多进出口企业会遇到进口商指定代收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进口商将托收单据寄到指定的代收行。对于出口商来说,这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风险,否则可能面临无法设想的后果。因此,当企业自己作为出口商时,必须谨慎对待进口商指定代收行的要求。

跟单托收统一规则的适用

跟单托收一般适用国际商会的《跟单托收统一规则》。该规则自1996年1月起生效,并包含了关于商业单据交付的规定。根据该规则的第七款,托收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时,托收指示必须明确商业单据是凭承兑而不是凭付款交给付款人。如果没有明确说明,商业单据只能是付款交单,而代收行对由于交付单据的延误所产生的后果不承担责任。

风险和责任分析

如果托收包含远期付款的汇票,并且托收指示明确商业单据应凭付款交出时,那么单据只能在付款后交付,代收行对由于交单延误所产生的结果不承担责任。根据以上规定,可以得出结论,D/P托收无论是即期还是远期,都必须是付款交单。如果因此导致货物滞留码头等风险和费用,代收行将不承担责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银行采取D/P远期先行放单的方式,这种做法违背了URC522的规定。从风险的角度来看,不鼓励采用D/P远期的操作方式。
相关标签: 方刚案例全部
延伸阅读
  1. 鱼塘征收补偿问题的法律解析
  2. 出轨一方离婚会净身出户吗
  3. 立约定金的法律效力具有独立性吗
  4. 安全保障义务的界定及运用方法
  5. 基本案情

汇票热门知识

  1. 背书连续的法律要求及认定
  2. 转让票据权利的附属行为
  3. 根据我国票据法第62条的规定,拒绝证明的义务和责任
  4. 付款程序的构成
  5. 银行汇票的背书:权利转移的重要方式
  6. 拒绝事由的通知
  7.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
汇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