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7-31
据悉,某售房人于2007年转让了其2004年购买的门面房,并与购房者签订了售房合同。合同约定交易行为产生的相关税费由购房者承担。然而,在支付房款和办理产权过户过程中,发生了纠纷,导致该案件被送上法庭。法院经审理后,下达了一份判决书,要求购房者支付购房款及相关税费。这引发了售房人的质疑,声称根据法院的判决书,他不是纳税主体,因此不应该承担地方各项税费。
根据相关规定,纳税人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任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合同、协议等均被视为无效。因此,销售二手房并获得收入的售房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缴纳地方各项税费。对于售房人在合同中约定由购房者支付相关税费的情况,他应当先依法缴纳地方各项税费,然后可以通过民事程序追偿。合同约定并不能改变纳税主体的身份。此外,法院的判决是根据当事人双方的民事约定做出的,而不是因此改变了纳税主体。
目前,二手房交易市场普遍存在由受让者支付房屋交易相关税费的行规。税务部门提醒售房人,无论合同如何约定,都不能改变售房行为的纳税主体。在售房时,不要忘记履行自身应有的纳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