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29
1. 银行承兑汇票作为一种具有高度信用保障、使用便捷的支付结算工具,在我国票据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2. 商业承兑汇票作为企业支付工具,具有延迟付款和方便融资的功能。由于其利率较低、融资方便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尤其被中小企业广泛用来融资。商业汇票业务始于1984年,经过20余年的运行,规模不断扩大。
3. 汇票贴现。债权企业可以将持有的应收票据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以其流动性强、周转灵活、收益稳定等特点而成为各金融机构看好的“黄金业务”。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则是企业为了解决临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而采取的一种方法。
根据国内票据市场的现状,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主要面临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欺诈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几种类型的风险。
1. 信用风险。指银行已承兑、贴现的票据,由于票据申请人支付能力不足,到期资金不能按时收回,导致银行垫付资金,形成银行可能产生不良贷款的风险。
2. 利率风险。随着国家货币政策变动和央行的银根抽紧,控制再贴现总量或提高再贴现率,票据市场的资金缩紧,会导致持有的票据转让利率损失。
3. 欺诈风险。不法分子利用票据进行诈骗而产生的风险,主要包括票据伪造、票据圈钱和票据逃债。
4. 操作风险。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过程中,因管理薄弱、业务人员有章不循,或因操作不慎出现失误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例如,贸易真实性审查不严、超授信额签发承兑汇票、挪用保证金、贷款资金充作保证金和解付未到期汇票等。
5. 道德风险。指极少数银行员工利用内控制度的不严密,与不法分子相勾结,违规签发或兑付银行承兑汇票,套取和诈骗银行资金,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
企业开具商业承兑汇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银行融资,它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但基于商业信用较银行信用风险大,对融资的各方,即债务方、债权方、贴现人都存在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