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破坏选举的行为制裁是怎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选举法法律知识

对破坏选举的行为制裁是怎样的?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5-02-04

 
91082
为了切实维护我国的选举制度,保障公民自由地行使选举权利,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把破坏选举的行为依法定为破坏选举罪。该罪是指违反选举法的规定,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破坏选举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行为,其主体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组织、管理选举工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为人必须具有破坏选举或妨害公民自由行使选举权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过失行为不构成破坏选举罪。

破坏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

破坏选举罪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例如,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阻止选举工作人员进行正常的组织和管理活动;故意扰乱选举会场,使选举无法进行;收买、贿赂选举工作人员进行舞弊活动;伪造选举文件、选票或选民证,虚报选票数等。

妨害选民或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是妨害选民或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例如,使用各种手段迫使或诱骗选民违背自己的意志进行投票,或者阻止选民投票;对于控告、检举选举中违法行为的人,或对于提出要求罢免代表的人进行压制报复等。

依照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上述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破坏选举罪。根据刑法规定,破坏选举罪的处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情节不够严重、尚不构成刑事处分的行为,可以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延伸阅读
  1.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起诉前的注意事项
  2. 官员双规后的工作情况
  3. 犯罪经过哪些期限不再追诉
  4. 在法院审判阶段还可以立功吗
  5. 结伙作案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2.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开庭审理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
  3. 专家认为:修改选举法将开启中国纵向民主新时代
  4. 新规定对村干部选举的要求
  5.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6.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7.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