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12-01
当发生不发工资的争议时,建议双方首先进行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解决争议。
如果协商无果,申请人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和工作文件等,然后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会介入并调查此事。
如果投诉无效,申请人可以选择申请劳动仲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根据劳动法规定,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
如果单位未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应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违约金。
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获得经济赔偿金,其金额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首先,申请人需要确认与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事实,包括工资单、考勤记录和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等。
确认劳动关系后,申请人可以要求单位补缴应当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用,并要求单位补发应当支付的工资。
如果协商不成,申请人可以携带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前往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