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体诉讼集体仲裁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什么是集体诉讼集体仲裁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0-04

 
90434
什么是集体诉讼集体仲裁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的特征

集体诉讼的特征

集体诉讼,也称为集团诉讼或群体诉讼,最早起源于英国,是一种适用于涉及大量当事人的诉讼方式。一般来说,当事人数量必须超过十人才能被认定为集体案件。集体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诉讼方式,并不在传统民事诉讼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包括集体民事诉讼和集体行政诉讼,例如集体侵权诉讼、集体经济合同诉讼和集体拆迁诉讼等。

集体仲裁的特征

如果涉及大量当事人的案件需要进行仲裁,那么这种案件就属于集体仲裁。集体仲裁包括集体劳动仲裁、集体人事仲裁和集体经济合同案件仲裁等。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的共同特征

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 群体性

集体案件至少涉及十人(或其他主体),否则无法被视为集体案件。

2. 群体间的联系

尽管在集体案件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提起诉讼或仲裁,但通常情况下,每个个体都意识到自己单独提起诉讼或仲裁的影响微小、力量薄弱、信息闭塞和成本高昂。因此,每个个体都希望借助群体的影响力、力量、信息和资金等优势,以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案件进展和最期望的结果。基于这种想法,每个人都会积极参与集体,并与集体保持密切联系。随着集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个体的信心也会增强,这正是集体案件中个体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

3. 集体意志的薄弱性

每个集体成员实际上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是因为涉及相同的案件和利益关系才联合在一起。他们有权决定自己的选择,每个个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差异,希望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是不现实的。因此,集体中的个体容易分裂。正如一则著名寓言所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实际上反映了群体意志分散和薄弱的问题。

组织者的重要性

因此,集体诉讼和集体仲裁必须由有力的组织者来真正联合在一起,而且这些组织者必须具有强大的公信力。

延伸阅读
  1.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是否有权获得土地征收补偿款?
  2. 征地补偿款的支付对象及时间
  3. 征收假离婚的新政策及相关法律规定
  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限制和原则
  5. 2017年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解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选择合适的法院管辖级别
  2.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3.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情形
  4. 诉讼保全费交期限及相应规定的修订
  5.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6.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7.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