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5

 
376543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了解到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如果一方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中规定的义务,造成损失,则要对另一方进行赔偿,但如果不是人为原因。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还需要进行赔偿吗?

不可抗力免责情形下的赔偿要求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如果一方无法履行合同或者由此给他人造成损害,且该情况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那么该方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而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如果一方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事件,不能免除责任。

不可抗力的情形

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
  2. 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 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不可抗力的认定标准

要认定一种事件是否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

  1. 不可预见性: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到该事件的发生。
  2. 不可避免性:尽管当事人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但无法阻止该事件的发生。
  3. 不可克服性:当事人对于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无法克服。
  4. 履行期间性:该事件必须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之前的履行期间内发生。

对于一般合同当事人来说,判断其能否预见到某一事件的发生有两个不同的标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客观标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一般理智正常的人能够预见到的事件;主观标准是根据行为人的主观条件来判断其是否应该预见到该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同时满足上述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2. 刑事案件的撤销理由及适用条件
  3. 拖欠工资起诉程序及诉状要求
  4. 未成年人充值游戏的纠纷是否能报警处理?
  5. 交通事故诉前鉴定后多久立案
  6. 关于A公司上诉期间的争议
  7. 在学校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