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1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制度,至今仍然存在。尽管只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例如报考公务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也与干部身份相关。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为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和干部。农民由农业部管理,工人由劳动局管理,而干部由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拥有国家干部身份。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国家统一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后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也具备干部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由劳动部门负责。目前,身份仍然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明确身份的人员不能随意流动。
被调干的首要条件是必须是干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有几种情况属于放弃干部身份:
最简单判断的方法:
获得干部身份需要在大学毕业后工作一年,并且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这需要填写多个表格。如果档案在公司,公司通常会通知你去办理。如果档案挂在人事局,你可以打电话咨询,一般需要自己去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