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9 更新时间:2020-05-25
仲裁是进入司法程序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步。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
案情描述
某客运公司与甲公司签订班车租赁合同,由甲公司向某客运公司租用客车,租赁期为两年。2006年9月15日,李某与某客运公司签订了《驾驶员聘用协议》,合同期为三年,某客运公司安排李某为甲公司开车。关于工资待遇及工作时间,聘用协议第十四条约定“工资待遇四千元(含五金)包括加班费,工作时间按本公司规定”。某客运公司按照约定每月支付李某工资人民币四千元。李某在与某客运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向客运公司所在地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无效,并基于该条款无效要求某客运公司支付加班费、经济补偿金、培训费等。经过仲裁裁决确认双方聘用协议第十四条“含五金”部分内容无效,该条款的其余部分有效,并支持了李某部分请求。
案例分析
本案属于发生劳动纠纷后采用劳动仲裁的形式解决纠纷。劳动仲裁在劳动纠纷中属于必经阶段,因此要先劳动仲裁,对仲裁的结果不服的,才能申请劳动诉讼。
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第七十八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
第八十三条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一步:选择有管辖权的仲裁委
a: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b: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
第二步:递交申请仲裁的材料
包括:
(1)申请书(提交书面申请书,若不能书写的,可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录)、
(2)申请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一份。
(3)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事项。委托公民代理的,还应提交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4)被申请人工商注册登记资料。
(5)附证据清单,证据中一般应包括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资料,如:劳动合同、工作证、工资表、入职登记表、社会保险缴费清单、考勤记录等。当事人应提供证据正本一套,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供副本。
范本:
申请人: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码 住所地联系电话
被申请人: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申请要求:
事实和理由:
此致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申请人:
年 月 日
第三步:案件受理
仲裁委员会会在5日内,对材料进行审查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通知当事人裁定受理。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书面不予受理的裁定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步:不予受理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用人单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b.劳动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
仲裁开庭:
第五步:庭前准备
证据材料、了解仲裁庭成员组成人员(可以申请回避)、准时参加开庭(否则可能会被撤回仲裁申请)
第六步:庭审的过程
仲裁员会征求双方意见,是否愿意调解。如果达成调解的,当场制作调解书。如果未能达成调解的,仲裁员组织开庭审理,然后做出仲裁裁决。
第七步:仲裁裁决
仲裁裁决分为:
终局裁决(裁决作出就生效):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服:(1)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不服:(2)不服的劳动者,应在收到裁决书15天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3)不服的用人单位,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30日之内,向仲裁委所在的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他裁决:
不服:(4)应在收到裁决书15天之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服:(5)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特别提示:
仲裁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仲裁申请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仲裁申请送达与仲裁答辩书的提供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
书面通知仲裁庭组成情况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开庭通知与延期开庭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视为撤回仲裁裁决和缺席裁决
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
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
鉴定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无法达成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鉴定机构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质证、辩论、陈述最后意见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证据及举证责任
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仲裁庭审笔录
仲裁庭应当将开庭情况记入笔录。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认为对自己陈述的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的,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记录该申请。
笔录由仲裁员、记录人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签名或者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