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18
一、提交起诉书
当事人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对于公民当事人,起诉书中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对于单位当事人,起诉书中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清楚地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并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提交起诉材料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时应提交以下材料:1. 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2. 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三、提交书证
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时,应填写一式两份的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和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四、立案审查
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依法裁定不予受理。五、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法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费或者书面申请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费的,法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六、开庭审理和结算诉讼费用
立案手续完成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在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内部建立完善的案件调解激励机制,将调解能力和调撤率纳入法官的岗位目标考核,成为衡量法官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通过公布考核成绩、通报表彰等方式,促使法官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选拔优秀法官充实到审判一线。二、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法官办案竞赛、技能比武、学习班等形式,加强考核、完善培训、促进办案经验交流。在每位法官心中树立“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意识,使调解成为每位法官的基本审判工作,并有计划、分步骤、成系统地开展调解工作。三、构建多方联动的调解机制
由于法院自身司法资源有限,为了应对日益频发的民事纠纷,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调解工作,实现调解工作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多方参与"的合力。例如,在群体性纠纷案件中,法院可以主动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调动基层组织的积极性,通过多次调解会议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最终达成调解,彻底解决纠纷。四、巡回法庭调解在基层
为了将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解决在前期,南谯区法院采取能动司法、主动服务、提前介入的方式,开展巡回法庭送法下乡,积极化解农村群众的诉讼难题。例如,在某离婚纠纷案中,法院法官为了方便原告参与诉讼,在其农家小院开庭,吸引了广大村民前来旁听。通过现场调解,法院成功化解了家务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创新调解方式
只有不断创新调解方式,多管齐下,才能提升调解质效。在实际工作中,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采取灵活的调解方法,以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