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29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属于民事案件,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凡是涉及土地使用权租赁的纠纷,无论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还是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都应当由民事审判庭或人民法院受理。同时,根据该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管辖外,当事人在合同中也可以协议选择其他人民法院为解决合同争议的管辖法院,但选择的地方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这意味着当事人必须在自己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之日起的2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如果当事人向对方主张权利、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当事人请求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都会中断原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会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
如果当事人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以后的2年内未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超过2年后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权利人只享有诉权,而丧失了胜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