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3-2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书下来了如何执行呢,由哪所法院执行管理呢,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怎么处理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刑事附带民事的执行”的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一、执行法院的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除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应当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执行。
二、逾期未执行的申请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三、财产查询和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果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是,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一、问题的性质
附带民事诉讼解决的问题是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相同,属于民事纠纷。然而,附带民事诉讼与一般的民事诉讼有所区别,具有其特殊之处。这种特殊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实体上看,这种赔偿是由犯罪行为引起的;从程序上看,它是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提起的,通常由审判刑事案件的审判组织一并审判。因此,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程序。正因为如此,解决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时所依据的法律具有复合性特点:在实体法方面,对损害事实的认定不仅要遵循刑法关于具体案件犯罪构成的规定,还要受到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在程序法方面,除了适用刑事诉讼法的特殊规定外,还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例如,诉讼原则、强制措施、证据、先行给付、诉讼保全、调解和解、撤诉反诉等都要遵循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100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除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