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仲裁协议,有效的仲裁协议须具备哪些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协议法律知识

什么是仲裁协议,有效的仲裁协议须具备哪些条件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4-26

 
89705
一、什么是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的要素及内容

一、仲裁协议的要素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协商、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文件。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素:

(1) 有提交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中当事人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必须明确,否则无法判断当事人的真实意图,仲裁机构也无法受理仲裁申请。当事人必须明确表示排除司法管辖,选择仲裁解决争议。此要求早在1856年英国斯*特诉艾费里案中确立,即仲裁协议必须包含当事人不寻求通过诉讼解决纠纷的意图。因此,约定中模糊的表达,如“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某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诉”等,被视为意思表示不明确的约定。

(2) 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中必须明确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否则无法确定仲裁机构,也无法进行仲裁程序。当事人约定一方当事人可以自行选定仲裁机构,或者约定由专门的仲裁机构来选择仲裁庭成员。

(3) 有明确的仲裁事项。

仲裁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即具体的争议事项。仲裁机构只能在仲裁协议确定的事项范围内进行仲裁,超出范围的裁决可被申请撤销。因此,仲裁协议应当明确约定提交仲裁解决的具体争议事项。

二、仲裁协议的内容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6条的规定,一份完整、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仲裁协议中当事人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必须明确,确保仲裁机构能够理解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并受理仲裁申请。

2. 仲裁事项。

仲裁协议中必须明确约定仲裁事项,即具体的争议事项。仲裁机构只能在仲裁协议确定的事项范围内进行仲裁,超出范围的裁决可被申请撤销。

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事项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 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

仲裁协议约定的争议事项必须属于法律允许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的范围。我国《仲裁法》规定了可仲裁的范围和不可仲裁的范围,例如,涉及当事人身份关系的争议、不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行政争议以及依法应由行政机构处理的纠纷等都不属于可仲裁的事项范围。

(2) 仲裁事项具有明确性。

仲裁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具体的争议事项,确保仲裁机构能够准确理解当事人的意图,并在范围内进行仲裁。对于已经发生的争议事项,其具体范围比较明确和具体因而较容易约定;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争议事项,应尽量避免限制性规定,采用宽泛的约定,有利于仲裁机构全面迅速地审理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一份完整、有效的仲裁协议必须具备上述要素和内容,确保仲裁程序的顺利进行,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合同纠纷可以进行调解吗
  2. 海峡两岸商事仲裁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3. 仓储合同专属管辖
  4. 仲裁决定书对方拒不执行怎么办
  5. 租赁合同款转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的方式有哪些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仲裁庭的管辖权
  2. 小区保安指挥停车刮到车如何赔偿
  3. 诉前保全不起诉的后果是什么
  4. 行政诉讼第三人拒不到庭影响结果吗
  5. 被告在被传唤期间把资产转移合法吗
  6. 监控录像属于哪类证据
  7. 原告代理律师能否向被告调查取证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寄售交易协议范本
  2. 教育项目合作协议范本
  3. 工伤赔偿起诉状范本
  4. 钢琴培训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