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9-07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其实在中有相关的条文进行规定,主要有三个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公平责任原则,现在就详细的介绍一下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什么。一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看吧。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解读
一、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的过错为依据,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要求行为人要尽到对他人的谨慎和注意,努力避免损害后果发生。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过错责任原则的确定为民事主体的行为确立了标准。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时,受害人在主张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时,需要举证证明加害人对损害的发生具有主观过错,如不能举证证明,则其主张将不能成立。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由与该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问其有无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适用于特殊的侵权责任,如高度危险作业、动物致人损害、环境污染等情况。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意义在于加重行为人的责任,使受害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更容易实现。
三、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以公平考虑为价值判断标准,根据具实际情况由双方公平地分担损失的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是在处理侵权问题时,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7条》,当事人对造成损害均无过错,但一方是在为另一方或者共同的利益进行活动的过程受到损害的,可以责令对方或受益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公平责任原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综上所述,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是民事责任归责的基本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行为人的过错为依据,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已经发生的损害结果为价值判断标准,公平责任原则则根据具体情况由双方公平地分担损失。这些原则在不同情况下适用,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民事责任的归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