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3-19
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和《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无效担保合同的归责原则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只有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如果行为人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无效担保合同的民事责任属于缔约过失责任,而缔约过失责任正是以过错为原则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当担保合同无效时,只会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无效担保合同当事人的缔约过失责任范围的确定取决于债权人因担保合同无效所造成的损失、担保人和债权人对无效合同的过错程度等因素。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无效担保合同担保人的法律责任应根据以下情形处理:
无论主合同的无效应归责于债权人还是债务人,或者双方都有过错,担保人如果没有过错,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无论无效的结果是返还原物还是赔偿损失。
如果债权人没有过错,但担保人的无效担保行为导致主合同债权人损失,担保人应根据其过错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情况主要指债务人与担保人违反法律禁止性或强制性规定,以及恶意串通欺骗债权人而缔结担保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