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法律知识

劳动者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1-06

 
87620
员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付出劳动以赚取利益,公司利用劳动者的劳动赚取更大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劳动合同制定不合理或者其他原因很容易出现劳动争议,此时,劳动者为支持自己的主张需要进行举证,那么,劳动者举证如何理解?哪些能成为证据?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劳动者的举证责任及劳动争议的证据

一、劳动者的举证责任

劳动者的举证责任是指劳动争议一方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如果劳动者不能履行举证责任,将承担不能证明主张的危险。

二、劳动争议的证据

劳动争议的证据是指能够证明争议双方主张的事实材料,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

(一) 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

1. 自然人作为当事人,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2. 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当事人,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3. 当事人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二) 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单等可以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

(三) 证明由用人单位作出的决定引发的劳动争议的证据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由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引发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四) 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清单。

延伸阅读
  1. 违反竞业限制造成实际损失的举证责任
  2. 火灾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及分歧
  3. 厂方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
  4. 事故认定过程中的审查原则
  5. 证据规则体系内涵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2. 行政处罚告知程序
  3. 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
  4. 纪检委立案后的处理程序
  5. 行政申诉的胜诉概率
  6.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
  7. 离婚做财产保全,可以保多久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