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6

 
413440
随着医疗纠纷的越来越多,解决的方案也是在多样化的。有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委员会调解或者可以直接起诉等。多数人都会选择协商或者委员会调解。那么,对于医疗纠纷的调解是怎么样的呢?医疗纠纷调解是否公开进行?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以下知识,希望能够解答您的疑惑。

依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医患双方未经同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卫生主管部门不得公开进行调解,也不得公开调解协议的内容。这一规定在《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有明确规定。

医疗纠纷的调解程序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卫生主管部门在调解医疗纠纷时,如果需要进行专家咨询,可以从专家库中抽取专家。而当医患双方认为需要进行医疗损害鉴定以明确责任时,参照第三十四条的规定进行鉴定。如果医患双方经卫生主管部门调解达成一致,应当签署调解协议书。

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其人民调解员、卫生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医患双方的个人隐私等事项予以保密。因此,未经医患双方同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卫生主管部门不得公开进行调解,也不得公开调解协议的内容。

医疗纠纷的诉讼途径

如果医患双方在协商和调解过程中无法达成一致,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医疗纠纷的赔偿金额确定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如果医疗纠纷需要赔偿,赔付金额将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

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举证责任进行界定

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该条例明确界定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并将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归属于民法上的侵权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

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第4条明确规定了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其中包括由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根据该规定,医疗机构在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的情况下,应承担举证责任。这一司法解释将过错推定原则作为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明确了在医疗事故纠纷案件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侵权责任法中的举证责任规定

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七章规定了三种情况下推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情况,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因此,目前医患纠纷中的部分举证责任已转移至患方。
延伸阅读
  1.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注意事项
  2. 索要医疗费的行为是否合法
  3. 医疗事故强制责任险理赔时效及流程(《侵权责任法》失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
  4.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5. 医疗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纠纷赔偿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2. 医疗纠纷案例处理步骤详解
  3. 医疗纠纷处理途径不包括什么
  4. 医疗纠纷多久能处理清楚记录
  5.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多长时间啊
  6. 医疗纠纷怎么处理最快
  7. 医疗纠纷期限多长时间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