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法律知识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9

 
388220
正所谓“生命因短暂而珍贵,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留下你我的爱,让生命的离开更有意义”。那么,怎样办理器官捐赠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提供相关简介。

第一步:填写自愿书并指定执行人

首先,志愿者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

第二步:核实评估

其次,一旦出现潜在捐献状态,省级器官捐献办公室将派遣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

第三步:确认捐献

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需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以确认捐献。

第四步:通知器官获取

捐献者经所在医院确认死亡后,器官捐献办公室将通知器官获取组织以获取器官。

第五步:器官分配

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器官捐献办公室将对捐献器官进行分配。

第六步:遗体处理

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将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恢复遗体原貌,并协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

第七步:纪念与纪念

为了缅怀和纪念捐献者,器官捐献办公室将建立纪念碑、纪念网站等,以弘扬奉献精神。

第八步:困难救助

对于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困难救助。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相关规定

第三条:禁止买卖人体器官

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也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第七条:自愿无偿原则

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强迫、欺骗或利诱他人捐献人体器官。

第八条:捐献条件与意愿

捐献人体器官的公民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公民捐献其人体器官应当有书面形式的捐献意愿,并有权撤销已表示的捐献意愿。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捐献或摘取该公民的人体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

第九条:禁止摘取未成年公民器官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摘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

第十条:活体器官接受人范围

活体器官的接受人限于活体器官捐献人的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有证据证明与活体器官捐献人存在因帮扶等形成亲情关系的人员。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2.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4.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疗纠纷处理:封存病历的重要性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