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处理 > 医疗事故处理原则法律知识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流程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7-09

 
411180
如果想要捐赠自己器官的,需要取得捐赠人本人的同意,并且需要签订捐赠器官协议书。捐赠器官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器官是禁止买卖的。那么,器官捐赠需要什么手续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捐献登记

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居民,如果愿意在身故后无偿捐献器官,可以前往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住院地的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办理捐献意愿登记手续。捐献者可以自己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也可以通过器官捐献协调员进行填写。在表达器官捐献意愿时,捐献者需要征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亲属的同意。一旦完成登记,相关资料将被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者登记管理系统,并且会进行保密处理。

捐献评估

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将派遣专职协调员和专家评估小组前往潜在捐献者所在医院,开展相关工作。评估工作包括核实潜在捐献者是否存在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确认捐献的意向,并评估潜在捐献者是否有医学禁忌症或处于待捐状态等。这些工作旨在确保捐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确认捐献

已经办理捐献登记的患者,如果因为意外事故或疾病达到潜在捐献状态,可以由捐献者的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亲属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器官捐献的意愿。

器官获取

一旦确认捐献登记,当捐献者在所在医院被确认死亡后,器官捐献协调员会将捐献者的相关信息报送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然后,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通知器官获取组织,进行器官的获取工作。在获取过程中,器官捐献协调员将见证整个过程,确保只摘取捐献者同意捐献的器官或组织。

器官分配

省级人体器官专家组根据器官分配与共享原则对捐献的器官进行分配。为了确保公正和公平,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对器官捐献和分配的过程进行见证。

遗体处理

器官捐献者完成捐献后的遗体将由医院进行符合伦理原则的医学处理,以恢复遗体的原貌。对于有遗体捐献意愿的捐献者,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联系遗体接收站,接收遗体并提供合适的处理。对于没有遗体捐献意愿或不符合接收条件的捐献者,医院将移交给家属并协助处理善后事宜。

缅怀纪念

为了缅怀和纪念器官捐献者,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规划建立纪念碑、纪念林、纪念馆或纪念网站等场所。这些场所将为捐献者家属提供缅怀亲人的场所。

困难救助

对于家庭贫困的捐献者家属,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将提供困难救助。家属可以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将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

延伸阅读
  1. 如何进行器官捐献手续
  2. 遗体器官捐赠需要什么条件
  3. 死后器官捐赠怎么进行
  4. 器官捐赠的决定权是谁

医疗事故处理热门知识

  1. 医疗机构内死亡尸体存放时间的规定
  2. 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的法律术语及赔偿标准
  3.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4.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5. 医院观察室的规定和制度
  6. 医患关系的法律平等原则
  7.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
医疗事故处理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