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9-30
根据《侵权责任法》,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医疗机构存在过错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医疗机构无法提供必要的证据,例如病历丢失或被证明病历虚假。对于部分病例造假的情况,只有造假部分是无效的。此外,如果医疗机构超过举证期限而无法提供证据,也会被认定有过错。
医疗机构未能履行对重要医疗风险的告知义务。患者在复印病历时,应严格检查是否复印了医院所有签字的文件。律师也应该对此进行严格审查,这常常是律师在诉讼中的最后一招。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非法行医,例如实习医师在没有上级医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诊治患者导致损害。
医疗机构提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或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明显出现医疗过错,例如超过药典剂量使用药物导致损害、未进行药物过敏实验而使用药物、护理人员错误注射或发错药物、手术部位错误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情形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医疗机构的过错情形。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同时要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