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26
根据医疗纠纷赔偿的需要,每月或每季从相关账户中提取资金。在账务处理中,将提取的资金借记到“医疗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到“专用基金--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为了确保资金安全,还需要将资金转入专户存储,即将资金从原账户转移到专门设立的存款账户中。这个过程中,需要将资金借记到“专项存款”科目,同时贷记到“银行存款”科目。
当发生医疗纠纷赔偿费用时,需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此时,将费用借记到“专用基金--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同时贷记到“专项存款”科目。如果专项存款的金额不足以支付赔偿费用,需要将差额记入“医疗支出”等相关科目。同时,根据业余收入与测算比例的乘积,补齐专用基金的金额。具体操作是将金额借记到“医疗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到“专用基金--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待资金周转没有问题时,再将其转入专户存储。转存过程中,将金额借记到“专项存款”科目,同时贷记到“银行存款”科目。
如果当年没有发生医疗纠纷赔偿费用,只需按业余收入与测算比例的乘积进行冲减和补提。补提时,将金额借记到“医疗支出”科目,同时贷记到“专用基金--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冲减时,将金额借记到“专用基金--医疗纠纷赔偿基金”科目,同时贷记到“医疗支出”科目。如果资金充足,应将其转存专户存储。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广义的医疗纠纷包括医患双方发生的民事纠纷(民事赔偿等)、行政纠纷(行政处罚等)、刑事责任(医疗事故罪等)。
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建议医患双方进行协商调解。如果协商调解不成功,任何一方都可以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会接受请求,并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并展开调查工作,形成文字材料。在调查研究后,卫生部门会给出处理意见,并再次建议协商调解。如果协商仍然不成功,会建议患者或家属向三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如果对三级鉴定结论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或二级鉴定。如果仍然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和一级鉴定。根据鉴定结论和相关法规及制度,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单位会做出相应处理。如果对处理结果仍然不满意,可以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然,双方也可以直接协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必经过上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