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前转让票据行为的效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公示催告程序法律知识

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前转让票据行为的效力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2-01

 
85066
公示催告是指在票据等有价证券丧失的场合,由法院依申请人的申请,向未知的利害关系人发出公告,告知其如果未在一定期间申报权利、提出证券,则法院会通过判决的形式宣告其无效。那么,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前转让票据行为的效力是怎样的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前转让票据行为的效力

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在公示催告期间的效力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是无效的。即使票据进行了连续的背书,持票人也不能因为善意取得而获得票据权利。至于在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作出前,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是否有效,法律和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规定。然而,最高法《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四条对于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作出前的票据质押和贴现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该规定规定了在公示催告期间,以公示催告的票据质押和贴现所导致的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的情况,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然而,一旦公示催告期间届满以后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那么在这之前取得该票据的情况除外。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最高法的解释,公示催告届满除权判决作出前的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是有效的。

公告期间的确定

公示催告程序是一种特殊的程序,用于宣告票据无效,当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后,该判决即具有法律效力。银行根据除权判决支付票款后,票据法律关系自行终止。虽然持票人可以以票据侵权为由要求恶意申请公示催告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由于公告时间问题,利害关系人往往无法及时申报权利,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申请后,应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期间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六十日。尽管该条规定没有明确公告期间的具体长度,但法院通常为了缩短结案时间而采用六十日的公告期间。然而,一旦公告期满,而票据尚未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往往会导致票据持有人无法及时申报权利,进而法院会因为无人申报而作出除权判决,宣告票据无效。此时,票据持有人只能通过另行诉讼来维护其合法权益。为了避免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建议在不少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六十日的前提下,将公示催告案件的公告期间延长至票据到期日或提示付款日后十五日。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利害关系人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所持票据的情况并及时申报权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又可以防止当事人通过恶意申请公示催告来损害正当持票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减少票据纠纷的发生。
延伸阅读
  1. 成约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吗
  2. 一、全国人大推动解决婚姻法司法解释第24条存废之争
  3. 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形式
  4. 无建筑资质的包工头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5. 公司资产担保合同效力认定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2.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3.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4.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5.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6. 现金支票公示催告申请书范文
  7. 申请支付令是否受合同约定管辖法院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