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6-16
根据法律规定,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审理期限如下:
(1) 提出:在收到起诉状后的答辩期内,最长不超过15天。
(2) 审理:法院应在收到异议申请后的15天内完成审理。
(3) 上诉期:对于不服管辖权异议裁定的当事人,应在10天内提出上诉。
(4) 上诉审:二审法院应在立案后的30天内做出终审裁定。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当事人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即最长不超过15天。然而,从前文对管辖权异议主体、客体的分析可知,这一规定存在不合理之处。首先,从法条上看,该规定存在逻辑性错误,因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而只有被告才能提交答辩状;其次,该规定缺乏灵活性,例如中途参加诉讼的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应在何时提交异议?针对不同的主体,应制定相应的规定。有学者建议,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总体上规定当事人应在案件审理之前或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管辖权异议,对于中途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可以特别规定,在接到法院正式通知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十天内提出。
管辖权是指在确定民事法院具有审判权后,决定由哪个具体的民事法院进行审理的权限。由此可知,审判权是管辖权的前提,若没有审判权,则无需讨论是否具有管辖权。
法院要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法院对所涉案件具有主题管辖权,即法院具有审理该类型案件的权力;二是法院对案件当事人具有个人管辖权,即法院具有对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裁决的权力。
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人和物进行管辖的权利。除了管辖权外,还有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意愿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是指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是指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不侵犯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以及和平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义务。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对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向受诉法院或受移送案件的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关于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质疑;第二种观点认为,当事人认为受诉法院或受诉法院移送后的法院对案件无管辖权时,向受诉法院提出不服管辖的意见和主张;第三种观点认为,当事人提出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这些定义的争议焦点在于对主体和客体范围的界定。笔者认为,对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应采用广义概念,因为管辖权异议制度的设置在于监督法院行使管辖权的职权行为,以保证作为诉讼开端的管辖制度正常运作,使程序正义在诉讼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实现,而非单纯为某一方当事人创设某项权利;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则需要从诉讼经济的角度考虑作出相应的限制,排除当事人对指定管辖和法院依职权移送管辖的异议。即管辖权异议的客体包括地域管辖、级别管辖、依当事人申请的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等,而这些管辖规则都发生在第一审程序中。因此,本文采取第三种定义,即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提出的,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