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合同管辖地有什么规定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10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民事诉讼的时候,需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得出,如果法院不具有管辖权的,是不受理诉讼主张的,而民事诉讼管辖权的规定是非常多的,那么雇佣合同管辖地有什么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雇佣合同管辖地的规定
一、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其经常居住地不一致,那么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
二、劳务合同案件的管辖地
根据上述规定,劳务合同案件的管辖地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务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务合同履行地不明确,那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具体情形如下:
1.劳务合同纠纷的仲裁
根据《劳务合同纠纷调解仲裁法》第21条的规定,劳务合同纠纷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务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务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务合同纠纷仲裁委员会具有管辖权。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务合同纠纷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管辖原则。
2.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
对于仲裁结果不满意的一方,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劳务合同纠纷的诉讼中,有以下三种情形:- 员工起诉:员工一般会选择在劳动合同履行地提起诉讼,以避免仲裁管辖地与法院管辖地不一致的情况。- 企业起诉:企业起诉可能导致起诉地与仲裁地不一致的情况。- 双方都起诉:从劳动者的角度出发,应当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法院管辖。
3.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的情况
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那么仲裁是由劳动者在合同履行地提出的,而诉讼是由企业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提出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的规定,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那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都具有劳务合同纠纷的管辖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