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异议后的审限怎么计算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5-16
在现实社会中,相信有不少人都了解到管辖权异议的时限,不包括在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对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为您具体介绍有关管辖异议后的审限是如何计算,希望分享的内容能够有所帮助。
管辖异议后的审限计算方法
一、审查期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审判工作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若干规定》第5条的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认真进行审查。根据规定,人民法院应在十五日内作出对异议是否成立的书面裁定。
二、上诉期限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异议成立与否的裁定不服时,可以提起上诉。根据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书面裁定。上诉期限一般为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起计算。
三、审限的计算方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64、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审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是,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综上所述,对于管辖异议的审限计算方法,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在十五日内作出书面裁定。如果当事人对裁定不服,可以在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起提起上诉。审限的计算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应排除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人民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