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在怀孕期享有的待遇如何规定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法律知识

女职工在怀孕期享有的待遇如何规定的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0-22

 
81701
根据国务院2012年最新制定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享有一定的待遇,以保护女职工的身体健康。那么,这些待遇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女职工怀孕期享受的待遇及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女职工待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也不能辞退女职工或解除劳动或聘用合同。

适应能力不足时减轻劳动量

根据第六条规定,如果女职工在孕期无法适应原有的劳动,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减轻其劳动量或安排其他适应的劳动。

保障劳动时间和休息时间

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此外,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的时间应计入劳动时间。

产假规定

根据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如果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享受15天产假;如果怀孕满4个月流产,享受42天产假。

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

根据第八条规定,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于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津贴金额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支付;对于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津贴金额按照产假前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至于生育或流产的医疗费用,已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由用人单位支付。

哺乳期间的待遇

根据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哺乳期女职工的劳动时间或安排夜班劳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用人单位应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给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的哺乳时间。

禁止从事过重劳动和孕期禁忌活动

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也不得让女职工从事孕期禁忌的活动。对于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延伸阅读
  1. 女职工流产有流产假吗?
  2. 未婚先孕被辞退赔偿
  3. 赠予所得房产转让税费:了解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
  4. 怀孕女职工的裁员补偿标准
  5. 流产生育险如何进行报销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特殊工种退休申请的证明材料
  2. 童工多少岁才算童工,有哪些规定
  3. 保护童工权益:究竟谁应对服装厂雇佣殴打童工负责?
  4. 人身损害赔偿债权的可转让性探讨
  5. 电动车人行横道被撞致命:法律责任与赔偿分析
  6. 员工违规违纪辞退需要赔偿吗
  7.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多少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