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如何进行劳动维权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劳动保护法律知识

职工如何进行劳动维权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08

 
81338
近年来,随着个体、私营、外资以及各种转型期经济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比重逐步增加,劳资双方矛盾激化引发的劳动用工纠纷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详细讲解职工如何进行劳动维权。

职工如何进行劳动维权

1. 投诉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

职工可以通过电话投诉的方式向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举报,大队将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

2. 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当职工的具体权益受到侵害时,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在仲裁时,职工可以尽量收集相关证据,以有利于裁定。即使没有证据,也不要紧,因为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法院将责令用人单位出示相关证据。

案例一:精神病患者的劳动争议纠纷

一位职工声称自己患有精神病,在患病期间,单位违反《劳动法》将其除名。该职工现年50多岁,生活无着落,要求单位按照国家政策办理内退手续,并补交劳动保险费12000元,补发工资30000元。然而,单位称六年前已按旷工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最终,南京市建邺区法院审结了这起劳动争议纠纷。

根据南京脑科医院提供的病历,法院确认该职工确实有精神病的相关特征。厂方承认自己存在送达瑕疵,并无法提供其妻签收的凭据。法院最终调解,厂方同意一次性给予10000元经济补偿,双方劳动关系自1998年8月解除。

法官点评

近年来,涉及档案遗留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这类纠纷集中在改制的老集体企业,职工长期脱离了单位联系。用工单位和职工都应遵循《劳动法》,对劳动权益保障和人事档案转移应规范、合法、有序,以避免后遗症。

案例二:劳动合同终止后的失业保险金

一位职工在与某企业合同到期后,企业未及时办理终止劳动关系备案手续,也未将其档案转至劳动部门,导致职工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职工诉至法院要求企业履行备案手续、转移档案,并要求赔偿失业损失。一审法院支持了前两个要求,但对赔偿失业损失的请求未予审理。职工随后提起劳动仲裁,但被驳回。最终,中级法院判决企业支付职工失业损失。

法官点评

某些单位不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手续、不为职工建立个人社会保险基金账户、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类问题引发的诉讼案件不在少数。南京市已出台完善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相关规定,但仍需加强对单位的监管,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案例三:销售人员的业务往来款纠纷

一位销售人员离职时,所在工厂剩下的业务费还未收回。工厂将这笔账算到了销售人员头上,要求其还清这笔“债务”。一审法院支持了工厂的诉讼请求,但二审时中级法院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销售人员离厂时需结清所有的业务往来款。然而,工厂对销售员作出的规定却导致了债权债务纠纷。最终,中级法院判决工厂支付销售人员失业损失。

法官点评

某些企业不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逃避应给职工办理的相关保险,导致相关纠纷的发生。这种“三不”现象仍然存在,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延伸阅读
  1. 劳动合同无故被解除该怎样维权
  2. 疫情期间公司不给发工资如何维权
  3.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该怎样维权
  4. 伤残童工应当如何维权
  5. 劳动仲裁维权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雇佣童工是否违法
  2. 女职工在哺乳期间被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如何补偿
  3. 产假期间有权拒绝安排工作吗
  4. 疫情期间私人企业要求上班违法吗
  5. 工资总额范围及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有哪些
  6. 非全日制用工有哪些注意点
  7. 雇佣童工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