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1-30
王*林是某车站的一名员工,他在2009年7月的一天早早来到车站准备接班。由于离家时太早没有吃早饭,他向同事借了一辆摩托车外出吃饭。然而,在行驶途中,摩托车撞到路边桥梁防护墩后翻倒,导致王*林受伤。王*林被送往医院,经诊断发现他身体多处骨折,头部软组织和脊髓也受到损伤。随后,王*林向社保局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社保局认定其受伤为工伤。然而,用人单位不服并提起行政复议,社保局维持了原来的认定。
用人单位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维持了社保局的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服并提起上诉,请求乌市中院重新审理此案。
乌市中院在审理中发现,王*林所工作的车站每天提供两顿饭,就餐时间分别为12时30分和20时30分。
乌市中院认为,王*林事发当天早晨到达工作地点后,该车站早上开饭时间是12时30分。王*林在早晨9时接班前外出吃饭虽然不是工作内容,但是其出外就餐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也是完成工作的前提条件,并与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乌市中院认定王*林遭受事故属于工作原因。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目的,即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乌市中院认为王*林的伤害应当被认定为工伤。
因此,乌市中院维持了一审判决,不支持用人单位的上诉请求。
乌市中院的杜法官指出,根据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可以认定为10种情形之一,同时也列举了3种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然而,现实生活中职工伤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不可能一一列举。因此,在探寻立法目的和全面把握立法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对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认定应当视为工伤。
此外,对于职工伤亡原因的复杂性,对于“工作原因”不能狭义理解,否则将无法充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应适当放宽对“工作原因”的把握标准,不仅局限于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还需结合个案因素,从职工受到伤害的原因与工作的紧密程度和联系程度进行判断。
结合本案,王*林是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由于他所工作的车站早晨9时前不提供早餐,而车站附近也没有可供就餐的地方,因此王*林早晨9时接班前外出吃饭是基于工作环境的需要,以解决生理需求。这符合常理,也是他从事工作的必需,并与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职工因从事工作解决必要的生理需求而遭受事故伤害,可以视为“工作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