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时效法律知识

时效问题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5-06-30

 
407421
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针对近年来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迅猛增长的情况,手心律师网小编提醒广大市民在此类诉讼中应注意的五大问题。

大部分务工人员认为,在工作中受伤后,单位应该认定其为工伤。然而,他们不知道需要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有些单位的老板在工人受伤后没有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员工也没有去申请,直到时效过后才开始上访。法官提醒,劳动者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可能会导致申请不被受理,从而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尽量与用人方订立书面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8年多来,仍有不少外来工不知道国家有劳动法,打工时也不知道要签订劳动合同。目前,至少有95%以上的劳务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法官提醒,尽管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法享有劳动保障权利,但是,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的权益仍然有可能难以得到全面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首先,如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通过其他途径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各种劳动保障权益将难以得到保护。其次,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难以证明双方关于工资等事项的口头约定,导致这些口头约定的劳动保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

复议前置

劳动者对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论不服时,应先向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的劳动行政部门的上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该职工所在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保留相关证据

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无论是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律途径,还是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都需要提供证明自己主张或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可能会影响自身权益。因此,法官提醒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

  1. 来源于用人单位的证据,如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工资单、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收取押金等的收条、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通知书、出勤记录等;
  2. 来源于其他主体的证据,如职业中介机构的收费单据;
  3. 来源于有关社会机构的证据,如发生工伤或职业病后的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寄出举报材料等的邮局回执;
  4. 来源于劳动保障部门的证据,如劳动保障部门告知投诉受理结果或查处结果的通知书等。
延伸阅读
  1.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单位及特殊情况
  2. 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3. 一、工伤认定时效
  4. 单位应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
  5. 工伤认定程序及要求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时效问题
  2.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的必备材料
  3. 案件回放
  4. 原告王XX与被告宝鸡某路桥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
  5. 伤者是否有权放弃工伤申报
  6. 工伤鉴定后还能做工伤康复治疗吗
  7. 在上下班路上摔倒算不算工伤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