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欠薪“跑路”构成犯罪吗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3-29
老板欠薪“跑路”是否构成犯罪
案例介绍
今年46岁的屈某是一家公司的老板。2013年1月份以来,由于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从而拖欠了在本公司务工的7名农民工的13多万元工资。无法获得应得报酬的农民工向天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寻求帮助。天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即展开调查,很快查明了事实,并根据法律对屈某及其公司发布了限期支付工资的“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然而,老板屈某对人社部门限期支付工资的“劳动保障监察责令改正决定书”置之不理,仍然拒绝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并逃离了天长,关闭了手机,人社部门至今无法联系到屈某本人。2016年1月29日,天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依法将案件材料移交到天长市公安局后,天长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指令治安大队立案侦查。经过艰苦的走访、摸排和追踪,警方仍未找到屈某的藏匿地点。因此,天长市公安局一方面继续追捕屈某,一方面将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嫌疑人屈某列为全国公安机关通缉的在逃人员。努力终有回报。2月22日,犯罪嫌疑人屈某最终在江苏省扬州市的邗江区被追捕的民警抓获归案,并被押回天长。2月26日上午,负责此案的天长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李邦文介绍说,目前,犯罪嫌疑人屈某已被刑事拘留。2月25日下午,在天长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的协调下,犯罪嫌疑人屈某的亲属已经出面,与农民工协商后,达成了协议。屈某的亲属将先代替屈某支付部分欠薪,剩余的欠款将按协议分期付清。7名农民工对警方依法打击耍赖的老板、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做法表示感谢。
小编说法
1、转移财产或跑路可能触犯刑罚在什么情况下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呢?一种情况是转移财产,包括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以其他方式转移、处分财产等;另一种情况是法人代表逃跑或藏匿。此外,金额方面也有要求。根据刑法第276条之一第1款的规定,拒不支付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以及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将被认定为“数额较大”。2、两种欠薪情况将受到刑事追究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对刑法欠薪入罪的“数额较大”做出了具体规定。满足以下两种条件之一即可入罪:一是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二是拒不支付10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3、公司不支付工资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我国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3条的规定,企业扣押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此外,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5条也对相关企业的工资支付进行了规定。企业违反工资支付义务,包括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或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劳动行政部门将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和加班费。若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应支付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企业将被要求按应付金额的50%至100%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企业违反了工资支付义务,除了支付或补足劳动报酬外,还可能承担劳动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可见企业的违规成本是相当高的。根据我国《劳动法》第50条,工资应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根据《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三条,用人单位扣押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支付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因此,如果公司长期扣押工资不支付给员工,员工有权要求公司立即支付拖欠的工资,并支付相当于拖欠工资总额25%的经济补偿金。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可以根据《劳动法》第77条、第79条、第82条、第83条的规定,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公司满足员工的要求。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天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在15天内既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单位员工提出要求的日期。对于分公司而言,由于其没有法人资格,有些分公司可以在所在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而有些分公司需要到总公司注册地的劳动局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