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天不想干了有工资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人事争议法律知识

工作几天不想干了有工资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3-21

 
77335
在我们工作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并非找的所有工作在之后都会满意,有的情况是工作了几天就不想干了,这个时候我们是否有工资。如果公司不发工资我们怎样寻求帮助。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资支付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劳动监察大队的投诉和仲裁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作几天后就应当有相应的工资支付。如果公司不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和反映,并要求解决欠薪问题。劳动监察大队是专门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

在立案时,劳动者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提交材料后,仲裁委会将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立案,并安排双方举证期和答辩期。随后进行开庭审理,并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会将作出裁决书。劳动仲裁的结案期限为60天。如果对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可以继续在新单位工作,不会因此耽误就业。

二、劳动法对工资支付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按月发放,可以发放上个月的工资。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将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发放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了工资支付的要求: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差额部分。如果逾期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工资的定义和相关费用

工资是指雇主或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行业规定或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不同形式计算,如时薪、月薪、年薪等。

在中国,以下费用不属于工资范畴,由用人单位承担或支付给员工: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补偿费、计划生育费用以及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政治经济学中,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也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低工资是法定的最低支付标准,而工资还可以根据税前、税后、奖励等不同方式进行划分。资本在政治经济学中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延伸阅读
  1. 拖欠工资老板消失怎么办
  2. 推迟发年终奖合法吗
  3. 个体户拖欠工资怎么办
  4. 劳动法规定不按时发工资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5. 农民工工资拖欠投诉怎么拆销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有责底薪违法吗
  2. 干活慢会被辞退吗
  3. 哺乳期员工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4. 离职多年后档案在哪里
  5. 在政府安排的公益性岗位被解雇有补偿吗
  6. 以技术入股不承担亏损可以吗
  7. 劳动局投诉是免费的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餐饮企业员工合同范本
  2. 不服劳动仲裁(裁决)起诉状范本
  3. 欠薪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