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诉讼时效问题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法律知识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问题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02

 
76800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法律咨询:辞职手续办理时间和仲裁时效问题

1. 辞职手续办理时间

根据劳动法和合同规定,您于4月8日提交了辞职报告,应该在5月8日办理辞职手续。然而,您在4月25日完成了工作,并使用了年休假和倒班假,同时由他人在7点来顶替您的工作,因此您已经完成了5月3日的所有工作。然而,公司突然要求您在4月29日办理辞职手续。请问,这种情况下适用于60天还是1年的仲裁时效呢?

2. 仲裁时效问题

此外,公司以协商为名,拖延了您的仲裁时效直到8月才收到公司关于培训费的仲裁申诉书副本,您才意识到被公司欺骗。您向公司指出其违法行为,包括拖欠工资和超时加班等问题,但公司声称您的仲裁诉讼时效已过。您现在非常苦恼,请各位律师给予指点,谢谢。

相关法律知识:诉讼时效特征

诉讼时效具有以下特征:

  1. 诉讼时效不受当事人意志控制,而是由法律规定的权利消灭事件。
  2. 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不得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规定。
  3. 诉讼时效的效果是期间与事实的结合。
  4. 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而不是所有的请求权,如物上请求权。
  5. 法官无权主动释明和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需要当事人提出适用该制度。

诉讼时效的起算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也就是说,从权利人能够行使请求权的那一天开始计算。

延伸阅读
  1. 劳动法诉讼时效问题
  2. 一、诉讼时效、仲裁、调解时限
  3.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4.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5.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规定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 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赔偿双倍工资?
  3.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4. 无证驾驶发生事故,是否算工伤?
  5.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地的确定
  6. 劳动争议调解后一方不执行怎么办
  7. 我是人事劳动争议案件,会维持原判结果吗我能不出庭二审吗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