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有多久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9
在因劳动方面的问题而发生争议时,一般处理程序是仲裁前置,此时当事人不得不考虑一下仲裁时效的问题。那么劳动报酬仲裁时效是多久呢?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又是多久呢?具体内容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详细了解。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
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
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普通时效为三年。特殊时效方面,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符合特定情形的劳动纠纷诉讼时效为1年。对于涉外货物争议提起的诉讼或仲裁,时效期限为4年。我国法律规定的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根据民事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以下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未声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的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是,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止。一旦中止原因消除,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都会中断诉讼时效。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规定按小时计算期间,从规定时开始计算。如果规定按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当天不计入期间,从下一天开始计算。如果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其他法定休假日,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24:00。如果有业务时间,截止时间为业务活动停止的时间。
劳动报酬仲裁时效
申请劳动报酬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年的时效期间可能无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某些行业,尤其是建筑业中,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工人的劳动报酬通常要到年底才结算。此外,一些劳动者为了维持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敢主张权利,即使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如果仅适用一年的仲裁期间,将不利于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争议的情况下,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情况,没有维系劳动关系的顾虑,因此规定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申请。综上所述,劳动报酬仲裁时效一般为一年,而诉讼时效一般为两年。这两种时效适用的程序不同,因此需要明确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