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5-02-19
根据法律规定,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住宅区绿化标准。例如,《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新建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绿地比例不得低于30%。同时,根据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人均面积标准(居住区不低于2平方米,居住小区不低于1平方米),需要建设集中绿地。此外,房屋买卖合同还需要明确绿地的面积和位置。
襄樊市区的所有新建住宅小区,在新城区的绿化率不得低于35%,在老城区的绿化率不得低于25%。
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在宣传楼盘绿化时使用的概念,准确的术语应为“绿地率”。根据法律法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不应低于30%。然而,一些开发商为了控制成本,将绿地率控制在30%左右,既不低于也不高于规定的下限。开发商往往不会告诉业主房价中有多少用于绿化,也不会让业主对绿化进行独立验收。业主只能凭肉眼对已购买的绿化进行评判,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业主应特别关注与绿地面积和绿化率相关的条款或约定。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将相应条款细化。
开发商在购房合同签订过程中处于强势地位,业主难以补充或修改相关条款。然而,业主可以保留开发商对楼盘品质的各种宣传和承诺的证据,包括涉及绿化和景观的广告、图案、模型、文字、音像等。这些证据可以作为对交付房屋条件的证明,建议业主以各种形式进行保留,以便日后维权使用。
凭借购房合同和充分的证据,业主有权要求开发商履行相应的义务,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果小区绿化率未达标,开发商应被视为违约行为。此外,建议政府部门明确由哪个职能部门对新建商品房的绿化和景观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制定相关条例规定,以切实保障业主权益。
购房业主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避免开发商的欺骗。同时,开发商也应维护好业主的权益,坚决不做违背良心和法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