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管辖时效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7-07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是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劳动争议管辖时效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
2008年5月1日前的劳动仲裁申请时效
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的一方必须在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的六十日内作出裁决。对于没有异议的裁决,当事人必须履行。
2008年5月1日后的劳动仲裁申请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寻求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将会中断仲裁时效期间,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会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仲裁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因拖欠劳动报酬引起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六十日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后的一年内提出申请。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1年。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4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以下是劳动纠纷诉讼时效的详细解释,参考民事诉讼时效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下列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2. 未声明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的; 3.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4. 寄存的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如果权利被侵害的时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如果当事人自愿履行,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利,诉讼时效将中止。一旦中止的原因消除,诉讼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可以因提起诉讼、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如果规定按小时计算期间,计算从规定时开始。如果规定按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当天不计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如果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其他法定休假日,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如果有业务时间,截止时间为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