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5-24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单方降低劳动者工资的做法是违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资待遇必须经过与劳动者协商并取得劳动者书面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违反劳动法规定。
一种常见的违规行为是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甲方有权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以及乙方的工作表现随时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乙方不得拒绝”,并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随意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待遇。这种行为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17条和第29条的规定,劳动报酬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属于变更劳动合同的范畴,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
根据法律规定,无论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降薪的权利,还是以调岗为由,都不能未经劳动者同意即单方决定降薪。如果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而降低工资待遇,劳动者有权申请劳动仲裁追讨被克扣的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种情况指的是企业与劳动者签订个别劳动合同方式确定的变更。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工资是一种双向的法律行为,是双方平等协商的结果。企业可以提出调整工资的要约,劳动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如果劳动者接受,双方达成变更协议,用人单位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不违法,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接受,可以拒绝签订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再降低劳动者工资待遇则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另一种情况是企业根据效益情况对工资进行普遍调整,这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调高工资,这是企业增加义务的单方承诺,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纠纷,是合法的;另一种是降低工资,这是企业削减义务的单方要约。企业降低工资的行为必须符合劳动法规的规定。如果企业没有履行协商程序,没有制定调整工资方案,没有以通知的方式告知员工,也没有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备案,该项工资调整是没有法律效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