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09-13
试用期用人单位随意解除的现象严重,对此,为了遏制部分用人单位恶意使用试用期的行为,相关法律对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做出了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一项和中都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换句话说,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解除劳动合同时,必须提供证据和合理的理由,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和劳动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也有权利解除劳动合同。
因此,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有权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用的劳动者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考察的时间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其期限由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工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职工队伍的素质,如果在试用期内发现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如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际工作能力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有多项义务,其中包括:
因此,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必须履行这些义务,确保劳动者得到必要的培训和发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获得经济补偿。
具体而言:
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恶意使用试用期,不履行应尽的义务,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用人单位则需要承担败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