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证明是协商解除劳动的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2-09
劳动合同解除的类型
根据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
协商解除
协商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通过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
法定解除
法定解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合同规定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可以自然或单方提前终止,不需要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一和三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因某种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和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解除的特征
劳动合同解除具有以下特征:
- 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依法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三定律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三定律如下:
- 除了法定条件,任何约定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均无效。
- 任何约定违约金、赔偿金的,均无效。
-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时,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劳动合同解除的适用情形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以下情况下,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劳动者患病或非应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 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
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 劳动者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
-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