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8-28
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劳动合同中约定不能辞职的条款是无效的。劳动者在任何时候都有权辞职,无需用人单位的批准,只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辞职手续即可。然而,劳动者应当保存辞职的证据,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证明自己的辞职行为。
如果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辞职而扣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这一过程是免费的,并且劳动者有可能获得被扣发的工资。
如果求职者是通过熟人介绍进入单位的,可能会简单地达成口头用工协议。然而,这种口头合同对求职者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一旦日后发生利益纠纷,用人单位可以随意对待求职者,而求职者自己没有任何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权益,只能承受可能发生的损失。为了保障个人的利益,求职者在正式进入用人单位工作时,应当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很多个人单位会事先起草一份劳动合同文本,文本中的责任、权利、利益明显偏向于用人单位,而在正式签订合同时,用人单位只需要求职者简单地签字或盖章即可。然而,求职者在仔细审阅合同后可能会发现,合同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并且合同内容只约定了求职者的义务和对单位制度的遵守,而关于求职者的权益,除了报酬外几乎没有任何约定。为了保证自身的权益,建议求职者在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时,最好要求用人单位到劳动行政部门所属的劳动事务咨询事务所进行劳动合同文本鉴定。
求职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法律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如果签订的合同本身就违法,那么求职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因此,求职者必须先确认自己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包括用人单位是否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是否符合法定条件。此外,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权利与义务)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劳动政策,不能从事非法工作。另外,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和形式也必须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