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不敬业用工方能否解除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员工不敬业用工方能否解除合同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2-02

 
73985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律师解读“不敬业”能否解除合同

劳动者的基本要求

根据《劳动法》总则第三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成劳动任务:劳动者的首要义务是对工作尽心尽责,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任务。

(2) 提高职业技能:劳动者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主人翁责任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掌握过硬的本领。

(3) 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劳动者在工作中必须服从管理人员的指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以及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规程和标准。

(4) 遵纪守法:作为劳动者,员工在社会和家庭中都应当守法遵纪。在社会上违法乱纪也会导致劳动权利的丧失。

用工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

(5) 因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6)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第四十条的规定,在以下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

(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

结论

尽管劳动法没有明确规定员工不敬业的标准和相应的处罚,但对于不敬业的员工,用工方仍然可以通过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与其解约。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此外,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可以根据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工作能力以及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变化等因素解除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1. 办理完离职多久合同才能解除
  2.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经济补偿
  3.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解除合同流程
  4. 劳动合同变更不同意的申请赔偿程序
  5. 子公司被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
  2. 包工头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问题
  3. 劳动关系转移及经济补偿
  4.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5.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6.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7. 工作经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