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可否随时终止合同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5-01-31
一、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是否可以随时“终止”?
事实劳动关系的终结条件和程序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定义和特殊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事实劳动关系指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情况。在事实劳动关系中,双方继续享有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虽然事实劳动关系缺乏有效的书面合同,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
二、事实劳动关系的终止条件和程序
根据司法实践,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终止,但在终结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并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天通知劳动者,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劳动关系终结的合法理由
事实劳动关系的终结属于劳动关系终结的合法理由之一。在劳动关系终结过程中,用人单位需要明确终结劳动关系的理由,以确定其合法性。在本案中,某公司与张某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某公司可以依法终止双方的事实劳动关系。然而,某公司需要证明其所述的“停业、未协商一致”等理由的合法性。如果某公司无法证明这些理由的事实存在,就应当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责任。
四、本案的处理结果
经劳动仲裁和一审法院审理,认定某公司终结张某劳动关系的理由不能成立,双方劳动关系恢复。
五、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及处理
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虽然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已成为用人单位一员,具有从属关系,双方形成了劳动权利义务关系时,可以综合以下情况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1)劳动者已实际付出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2)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实施了管理、指挥、监督的职能;(3)劳动者必须接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约束。
六、终结劳动关系的风险
用人单位终结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时,必须谨慎选择终结的理由,并遵守法律规定的方式和条件,否则可能面临被判终结劳动关系违法的风险,最终承担不必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