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法律知识

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是怎么形成的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10-29

 
73552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用人单位在某地注册后,往往会将劳动者派遣到其他地方工作,这种现象产生的法律问题是比较多的,如劳动关系认定的问题,那么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是怎么形成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形成的法律规定

企业异地用工现象的背景

目前,企业普遍存在异地用工现象,即生产、销售等环节不仅仅集中在一个地方。尤其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来说,它们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因此员工也分布在全国各地。然而,我国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层次众多,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规定。由于各地用工政策的差异和繁杂,导致同一家公司的员工在不同地方享受的劳动待遇也不同,这给企业带来了困扰。

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4条规定,如果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那么与劳动者相关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以及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应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执行。如果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标准,并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规定执行,那么就按照约定执行。

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的管辖原则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第二款规定,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如果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那么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负责管辖。这一法律规定确认了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的管辖原则。

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解决办法

对于上海的公司招聘员工后将其派驻到太原工作的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4条的原则,应当执行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规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该员工的工资和其他劳动标准应当按照太原的规定执行。综上所述,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形成受到法律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原则,员工的劳动待遇和其他劳动标准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规定执行。同时,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的管辖原则也适用于解决异地用工中的劳动争议。
延伸阅读
  1.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2. 员工安置问题与企业损失
  3. 保姆与雇主的法律关系
  4. 未签劳动合同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5. 员工离职补偿协议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实习期是否应该支付工资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5.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劳动关系确认解决方案

  1.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2. 劳务派遣中的损害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3. 集体合同与个人合同的区别
  4.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5. 单位非法用工造成伤害了怎么办
  6.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7.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合同下载

  1. 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2. 共同运营合作协议范本
  3. 销售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4. 旷工解除劳动合同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