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4-22
原告: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克公司")
被告:赵相林
赵相林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在耐克中国公司工作。同年10月30日,耐克中国公司与赵相林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赵相林在工作期间及离职后两年内对接触到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2007年3月28日,双方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的时间为在公司工作期间及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十二个月,并对竞业禁止的补偿及违反时的责任承担进行了约定。2008年2月,赵相林辞职并获准,劳动关系于3月4日解除。耐克公司要求赵相林在离职后6个月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其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金。赵相林于4月1日起在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5月9日,耐克中国公司向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停止接受赵相林为该公司提供服务。5月16日,赵相林与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原告认为,与赵相林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及《保密协议》合法有效,赵相林应履行其竞业限制及保护原告商业秘密之法定及约定义务。赵相林在接受原告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后,即受聘于原告的主要市场竞争者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因此,原告请求法院判决:1、确认被告赵相林的行为违反了竞业限制义务;2、要求被告赵相林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3、要求被告赵相林向原告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126,000元。
被告辩称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无效。被告在离职过程中未就竞业限制期限及补偿金进行协商。原告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被告从未收到过原告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被告中国银行账户内收到的126,000元应属于原告应支付给被告的报销款。即使该款项属于原告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也远低于被告应获得的标准,因此被告不应受涉案《竞业限制协议》的约束。因此,被告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认为,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因此该协议合法有效。赵相林已违反了涉案《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判决如下:
一、赵相林继续履行涉案《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至判决生效之日止;
二、赵相林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退还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竞业限制补偿金126,000元。
如果赵相林未按判决所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则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一、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二、被告应获得的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数额标准是否过低?
本案是因不履行涉案《竞业限制协议》中的竞业限制义务而引起的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纠纷。法庭审理主要围绕涉案《竞业限制协议》合法有效性和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标准的认定展开。因此,在分析该案件时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梳理线索:
首先,对于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有效的判定,主要涉及竞业限制协议合法有效要件方面的内容。竞业限制协议是指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签订的,约定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同类单位任职或经营同类业务的协议。竞业限制协议属于合同的一种,其生效也应满足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签订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能力、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确定或可能,且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当事人否认合同效力的主张,其应提供充分证据予以支持。
具体到本案,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签订的,是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我国法律规定,因此该协议合法有效。被告赵相林提出的合同是被告耐克中国公司强迫签订的、范围过宽、侵害了其合法权益、剥夺了其就业权和生存权等主张,并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支持。
其次,对于被告应获得的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标准是否过低的判定。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时,必须同时约定经济补偿的内容。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应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该经济补偿标准和数额由当事人自行约定。当事人对合同约定内容达成一致后,应受合同约束,对于不服合同相关内容的,应提供证据予以证明。
具体到本案,原告耐克中国公司已按每月21,000元的标准向赵相林支付了相当于6个月全额工资的竞业限制补偿金126,000元。尽管被告赵相林认为涉案《竞业限制协议》未明确约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并认为原告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过低,但未提供充分证据予以支持,因此其主张无法得到支持。
对于可能接触到公司商业秘密的人员,单位应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详细规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时间、内容以及违约责任,以防止商业秘密泄露或滥用。商业秘密的接触者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严格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并按照竞业限制协议规定履行竞业禁止义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