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8-08
起诉,是指在离婚案件中,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人民法院经过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后,决定立案审理,从而引起诉讼程序开始,称为受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后,进行诉讼程序并在作出判决前所进行的调查工作的总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在庭审情况下,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审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案件,应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案件,在宣判后即发判决书。至此,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程序诉讼。
有人认为,先提出离婚的一方会被对方以不离婚为要挟,导致在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尤其在财产分割时会吃亏。或者先提出离婚的一方是责任方或过错方,法院在判决时会偏向对方。然而,这种想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诉讼中的主动与被动取决于证据的收集、法律的运用以及诉讼技巧和经验。法官判案是依据证据、调查到的事实和双方的感情状况,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裁决,当事人完全没有必要担心。这种误解常常导致夫妻双方都不愿主动提起离婚诉讼,从而长期处于冷战当中。这对当事人双方有害无利,同时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按照现行婚姻法的规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离婚的法定条件。这里的同居是指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因此,证明有婚外情并不一定会判决离婚。一些婚姻当事人请一些所谓的私人侦探去调查对方的婚外情,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如果把握不当,还很容易构成不法侵犯别人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