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该怎么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该怎么赔偿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20

 
72656
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法律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定了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付给劳动者一定金额的失业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很多种,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出了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补偿的几种情形和失业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以供大家参考。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问题

一、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赔偿计算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应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以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对于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如果劳动者的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单位应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所指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劳动合同解除情形

1. 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2.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3. 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仍不能胜任工作;4.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5. 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6. 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7.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后,经变更劳动合同仍需裁减人员,单位按法定程序裁减人员;8.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单位按法定程序裁减人员;9.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单位不同意续订,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0. 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导致劳动合同终止;11. 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12.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是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赔偿问题的相关规定和情形,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月工资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具体的赔偿计算标准和支付情形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延伸阅读
  1.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2. 休产假遇到公司搬迁有钱赔吗
  3. 交通事故导致幼儿死亡的赔偿标准
  4. 公司搬厂员工不去怎么赔偿法律法规
  5. 怀孕女职工的裁员补偿标准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员工上班打游戏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2.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口头辞职是否有效
  3. 工厂跨市搬迁不赔偿怎么办
  4. 劳动合同到期续签规定
  5. 协商辞职有补偿金吗
  6. 员工擅自离职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7. 员工打架可以直接开除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