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1-27

 
72585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

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的,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些规定,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

所谓"违反本法规定"是指违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等规定。具体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不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履行法定义务;- 不符合法定条件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等。

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原则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首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使劳动关系恢复原状,不能让用人单位从违法行为中获益。同时,应尊重劳动者是否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选择权。根据劳动者权衡利弊后的决定,如果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认为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实际困难太大,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解除或终止。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

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客观上已经无法继续履行,例如原用人单位已经搬迁外地、原工作部门已经被撤销等。即使劳动者希望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无法实现。因此,在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后,劳动合同会被解除或终止。为防止用人单位从违法解除或终止中获益,实践部门应对"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作出限制性解释,不能宽泛理解。经济补偿与经济赔偿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不能免除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义务。
延伸阅读
  1. 仲裁裁决书关于原告与被告劳动纠纷的裁定
  2.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4. 合法解除劳动合同
  5. 劳动关系解除后用人单位须在15日内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4.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5. 公司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6. 第一章:劳动规则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