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终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事业单位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10-12

 
72438
王某于2007年7月考入无锡市一所中学当老师,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2013年7月31日合同期满后,因聘期考核不合格,学校终止了与王某的聘用合同。王某认为学校终止合同应该支付一笔经济补偿金,双方协商不成申请仲裁。下面手心律师小编结合案例为大家分析。

事业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根据仲裁委员会的认定,事业单位人员分为编制内和编制外两类。目前,对于编制内人员要求支付终止聘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要求,并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因此,仲裁委员会裁决不支持申请人要求支付终止聘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请求。

案例分析

事业单位是经国家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使用事业编制,并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单位。由于国家编制管理体制以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分级分类管理,事业单位用工存在编制内和编制外用工的差异。属于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范围内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建立的是人事关系,双方之间发生的争议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时,在程序上依照《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处理,但在实体法适用上应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等法规及其配套规章政策规定。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的情况下,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关于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需要依据具体情况。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目前国家并未对《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适用作出明确规定和解释,因此不宜进行扩大解释。因此,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本案中,申请人王某是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由于目前国家有关聘用合同的法规规章政策规定中并未规定终止聘用合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对申请人的请求不予支持。对于事业单位编制外用工,凡是属于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的,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执行。优先适用国家有关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度的法规规章,如果没有规定的,则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与其编制外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延伸阅读
  1. 双倍经济补偿金的情形有什么
  2. 公司解散劳动者的补偿有哪些
  3. 企业什么情形下需要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
  4. 高工资员工的经济补偿金是否有上限
  5. 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过了四年竞业限制还有效吗
  2. 竞业限制合同无章有效吗
  3. 实习生协议终止的条件是什么
  4. 入职要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吗
  5. 入职是否要开无违法犯罪证明
  6. 竞业禁止有效的情况有哪些
  7. 如何鉴定员工违反竞业限制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