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劳动合同形式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4-11-07
用人单位雇佣劳动者的,是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义务的,如果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或者达到法定情形的,是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是需要双方当事人重新签字确认的。那么,变更劳动合同形式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形式
一、法律规定的变更方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而在进行劳动合同的变更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自保留一份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二、变更劳动合同的必要性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条件以及劳动者的岗位需求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变更劳动合同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用人单位可能滥用劳动合同的变更权,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些用人单位可能仅仅口头上提及变更,而不在劳动合同文本上进行修改;或者虽然变更了劳动合同,却不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劳动者自行保管,而是由用人单位集中保管。一旦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产生争议,才发现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进行了篡改,侵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劳动者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仲裁委员会和法院也往往以劳动合同文本为依据进行仲裁和判决,导致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后果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以下法律隐患和风险:1. 不能免除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根据法律规定,只要用人单位发生用工行为并与员工形成劳动关系,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员工仍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用人单位也负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义务。其中,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无法免除的法定义务。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可以责令用人单位缴纳,并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2. 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需要依法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还需支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而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合同到期时终止劳动关系,则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3. 可能需要赔偿失业损失:如果单位未依法为员工缴纳失业保险费,导致员工被辞退后无法领取失业保险待遇,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4. 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如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对单位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责任。5. 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在试用期内,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不存在试用期,单位虽然可以辞退员工,但需要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6. 不利于单位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是单位必须采取保密措施。而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签订保密协议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未签订保密条款或保密协议,就难以证明哪些属于商业秘密,是否采取了保密措施,从而可能无法被认定为商业秘密,对企业发展非常不利。7. 造成员工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还需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并给予行政处罚。8. 可能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如果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一经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处以罚款。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将面临多种法律风险和后果,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