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变更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什么情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2-22

 
71963
【案情简介】

胡某与A公司劳动合同争议案件分析

背景

胡某是一名具备厨师资格证的厨师,2014年6月与A餐饮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期限为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胡某从事中餐主厨的工作岗位。

争议

2015年4月下旬,A公司组织员工进行年度健康检查时,胡某被发现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无法取得健康合格证。A公司认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胡某不能继续从事中餐主厨的工作,因此提出让胡某转岗从事前台或采购工作岗位。然而,胡某认为根据劳动合同,自己应该从事中餐主厨的工作,而无需健康合格证,因此拒绝了A公司的安排。

解雇

胡某收到解除劳动关系通知后离开了A公司。然而,胡某认为自己持有厨师资格证书,并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应从事中餐主厨的工作,健康合格证是否取得并不影响合同的履行。因此,胡某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确认A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赔偿金。

辩论

A公司在答辩中表示,胡某虽然具备厨师从业资格证,并且在中餐主厨岗位上表现出色,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从事厨房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由于胡某患有无法治愈的传染性疾病,无法取得健康合格证,因此已无法从事厨师岗位。A公司提供了其他岗位供胡某选择,但双方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因此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按照法律规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A公司还提供了医院出具的诊断意见书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银行流水证明,胡某对这些证据没有异议。

仲裁结果

劳动仲裁部门驳回了胡某的仲裁请求,认为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是不可抗力造成的,并且A公司已经履行了协商程序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因此,A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是合法的。

解读

本案中,A公司解除与胡某的劳动关系是因为胡某患有无法治愈的传染性疾病,无法取得健康合格证,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下经过协商程序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本案中,A公司与胡某进行了协商并支付了经济补偿金,因此解除劳动合同是合法的。

法律链接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情况下经过协商程序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从事厨房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延伸阅读
  1.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2. 没有签合同被辞退如何赔偿
  3.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4.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
  5. 临时工的转正问题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三期员工辞退赔偿问题
  3. 公司保密协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
  4. 延长医疗期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问题
  5. 第一章:劳动规则
  6.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劳动合同订立解决方案

  1. 劳务派遣中的损害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2. 试用期约定的次数
  3. 试用期的期限有多久
  4. 签订不定期限劳动合同之首次签订或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5. 用工日起满一年不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签不定期限合同
  6. 劳动者连续工作满10年可签订不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7. 被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怎么办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