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律规制体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 反不正当竞争法法规法律知识

浅析我国限制性商业行为法律规制体系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7-16

 
71371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国际技术转让中规制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一、限制性商业行为的定义和影响

限制性商业行为,也被称为限制性商业条款,是指通过滥用市场力量的支配地位,限制进入市场或以其他方式不适当地限制竞争的行为,对国际贸易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及其经济发展造成或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我国在技术贸易方面起步较晚,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与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条约的规定存在较大差距。

二、以反垄断法为核心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1. 从根本上遏制知识产权的滥用

知识产权的滥用需要受到知识产权法、民法和反垄断法的限制。然而,这些法律的限制都存在局限性,无法解决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全部矛盾,也无法满足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全部要求。因此,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调整手段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2. 完善我国对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法律体系

禁止市场支配地位滥用制度是反垄断法的基本组成部分,属于结构性行为规制制度。将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结合起来,可以完善我国对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有效规制。

3. 维护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公平竞争

TRIPS协议规定,各国有权在其国内法中对可能构成对市场竞争不利影响的知识产权滥用进行规制。为了反对和禁止限制、妨碍正当竞争的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应该侧重在反垄断视野内对国际技术贸易中出现的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

三、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意义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可以实现我国与国际社会先进经验的接轨,维护我国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利益,保障国家经济的安全。同时,这一法律体系的建立也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知识产权的滥用,弥补民商法调整的缺陷,完善我国对限制性商业行为的有效规制,以及维护国际技术贸易市场的公平竞争。

延伸阅读
  1. 股权信托受益权转让的法律规定
  2. 海事伤亡如何赔偿
  3. 商品房买卖纠纷的主要类型
  4. 证券交易法律如何规定
  5. 公司转让有风险吗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热门知识

  1.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
  2. 卖房者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3. 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怎么处理
  4. 传销罪的从犯怎么判的
  5. 传销报警有用吗
  6. 组织传销罪怎么判的最轻
  7. 传销怎么判刑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